专报特写!仿真茅台酒批发渠道“袖手旁观”

随着中国白酒市场的日益繁荣,市场上对茅台酒的需求持续攀升。然而,一些不法商家试图通过仿制名酒获取暴利,导致市场上甚至流通了一些以假乱真的仿真茅台酒。这些仿真茅台酒通常通过隐蔽的批发渠道进入市场,而批发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引人深思:是积极推进还是“袖手旁观”?

近日,有消费者向媒体曝料,自己在某线上购物平台购买的茅台酒被鉴定为假冒产品。此事引发广泛关注,随后记者对市场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以揭露仿真茅台酒的生产、销售与批发渠道。

仿真茅台产业链暗流涌动

根据业内人士的透露,仿真茅台酒的生产往往成规模化进行。有些厂家甚至拥有专业设备,能以假乱真地模拟真品茅台的口感和外观。这些厂家通常位于法律监管不力的乡镇,并利用复杂的物流网络,将产品输送至全国各地。

“很多消费者其实根本分辨不出真假酒,尤其是一些仿真度极高的产品,”一名业内匿名人士表示,“这些假酒会通过层层渠道,最终被送上大小商超或颇具声誉的电商平台。”

批发渠道“袖手旁观”

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仿真茅台酒是如何大规模流入市场的?批发渠道的角色在其中显得尤为关键。据了解,仿真酒通常会通过批发市场广泛分销,而许多批发商选择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记者联系了一些知名的白酒批发商,他们大多数对仿真茅台酒的态度是模糊不清。当被问及如何分辨真假酒,他们则多以“只负责分销,不做真假鉴定”为由推脱。一位不愿具名的批发商坦言,许多批发商对“真伪难辨”的产品并不做过多调查,因为销售量是他们的首要关注点。

高额利润助长“放任自流”

仿真茅台酒为何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渠道商的高额利益难以忽视。一瓶仿真茅台酒的成本仅是真品的几分之一,而批发商可以按照市场价出售,利润空间相当可观。

“在巨大的利润面前,有些批发商选择忽略道德和法律底线,这就让仿真茅台酒有了市场生存空间,”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李先生分析说。

市场监管难题重重

假酒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市场监管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仿真茅台酒的鉴别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不具规模的零售商常常缺乏识别能力。其次,现有的法律法规如何有效惩戒制假售假者也亟待完善。

然而,打击假酒,仅靠技术手段和行政干预远远不够。专家呼吁,各批发商应具备责任意识,主动屏蔽假货渠道,而不是在利益驱动下选择“袖手旁观”。

从源头杜绝,唤醒社会共治意识

与此同时,近年来茅台公司也在积极应对假酒问题。通过更智能的包装防伪技术,以及建立定制渠道追踪系统,茅台公司力求从源头杜绝假酒流入市场。

市场治理需构建起政府监管、企业洁净生产、渠道负起责任和消费者主动鉴别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专家建议,在提升技术能力和打击假冒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和风险教育,引导消费者提升鉴别能力,主动抵制和举报假冒产品,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氛围。

尽管仿真茅台酒的泛滥给批发渠道带来了考验,也给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综合治理手段的升级和各方意识的提升,或许能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By x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