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贵州茅台酒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仿真茅台酒也逐渐成为了一条暗流涌动的非法市场。假冒茅台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侵害。近日,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力度打击这一现象,随着调查深入,一些隐秘的假酒拿货渠道逐渐浮出水面。
仿真茅台酒的作坊式生产
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的通报以及记者实地调查,我们得知,不少假冒茅台酒的生产基地设置在偏远地区甚至租赁了民宅作为生产据点。在这些看来地处偏僻的地方,生产者利用废旧厂房或民宅内低劣的设备肆意制造假冒茅台。
关键材料从何而来?
假冒茅台酒往往能“以假乱真”,其原因之一是生产者能够获取接近正品的材料。这一材料供给来自于以下几个不同渠道:
-
专业造假供应链:部分造假分子通过自建的专业供应链。(假标、假瓶等材料通过网络平台“入手”已成了常态。)他们通常以更低的价格吸引那些刚入行的制假者。这些假冒包装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令消费者难辨真假。
-
酒厂内鬼:曾有知情者举报一些正规酒厂的职工,因为利益驱使,将部分未经严格质检的次品酒通过非正常渠道出售给制假商。这些酒品虽然品质不达标,但通过包装伪造后,极易流入市场蒙蔽消费者。
-
废旧回收:假冒茅台的生产者通过回收用过的正品茅台酒瓶,经过清洗或处理后重新装瓶。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使得仿真酒在包装上更具迷惑性。
仿真茅台酒的销售网络
由于仿真茅台酒具有极高的利润空间,这些生产者自然不会只在本地销售,而是通过日渐成熟的物流体系将假酒销往全国各地。网络销售已经成为假冒酒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网络平台的匿名性更助长了造假者的胆子。一些不法商家还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宣传,通过抽奖活动、拼团促销进一步牟取暴利。
消费者保障何在?
随着市场上的仿真茅台酒日益增多,广大消费者面临着巨大的选择难题。在此形势下,市场监管部门频繁发布公告提醒消费者,购买茅台酒时需提高警惕,选择可信的购买渠道,以合法票据为证,避免贪便宜、轻信低价茅台。
根据最新的政策导向,一些地方政府还建立了茅台酒“溯源”机制,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识别正品。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系统稳定性等,这已成为有关部门的重点攻坚方向。
此次市场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再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业内专家指出,持续地打击造假产业链,保护正规市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项措施的不断完善和公众认知的逐步提升,假冒茅台酒的市场空间将会被进一步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