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茅台酒在市场上的价格飙升,各类仿真茅台酒也层出不穷,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调查,仿真茅台酒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通过诸多隐秘的渠道流入市场。本文将揭开这些仿真茅台酒的货源以及背后的操作手法,让贩假者再无“袖手旁观”。
仿真茅台酒的主要渠道
1. 非法酿酒厂
在茅台酒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些地下非法酿酒厂应运而生。这些酿酒厂往往分布在茅台酒核心产区的周边,借助当地酿酒技术和原材料,生产出与正品茅台外观和口感极为相似的酒。他们通过收购废旧茅台酒瓶、仿制酒标和包装箱,再以低价广泛流通于市场,看似“原装”的假酒常常令消费者难以辨别。
2. 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成为仿真茅台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线上交易难以进行实物检验,不少不法商家利用这一漏洞以次充好。在一些小型电子商务网站以及社交媒体平台,某些卖家以“限量优惠”或者“秒杀价”吸引消费者,而这些产品常常难以追溯源头与质量,不法商家通过虚构的销量和好评,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快速发展的微商渠道
微商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假酒售卖的新途径。微商多以个人为单位,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应用分享和销售产品。仿真茅台酒在这种私人信任关系下得以传播,而无法提供发票和正规购买渠道的产品则让消费者投诉无门。此外,很多微商实际上没有实际库存,而是通过中介“代发”,进一步增加了假酒流通过程的隐蔽性。
仿真茅台酒的流通网络
仿真茅台酒的流通网络错综复杂,往往是一个链条式的分工合作模式。
1. 制假源头:生产基地遍布偏远地区
非法小型酿酒厂是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在茅台酒需求旺盛及高价的背景下,这些小型酿酒厂多隐匿于偏远山区,一些是隐藏在合法酒业公司背后,进行暗度陈仓式的假酒生产。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和特殊渠道获取原料和瓶子,进行一定的质量“还原”,以假乱真。
2. 渠道商:层层批发
从酿酒厂出来的仿真茅台酒通常通过几名核心的渠道批发商流通市场。这些批发商负责将假酒运至全国各地,通过其下线小批发商或零售商进行销售。通过这套链条,仿真假酒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流入终端市场。在此过程中,往往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交易,规避执法机关的抓捕和打击。
3. 商店、酒吧终端销售
作为市场流通的终端,部分不法商店和酒吧成为假酒的重要销售地。在这些地方,仿真茅台或者被混杂在正品酒中浑水摸鱼,或者以次充好、冒充限量款出售。因利润空间巨大,不少店家明知是假仍选择铤而走险,为假酒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仿真茅台酒的打击难度
1. 识别难度高
由于仿真技术的高超,部分假酒无论在外观还是口感上都与真品没有显著差异,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增加了打击和管理难度。即便是专业人士,有时也需依靠高科技手段鉴别真伪。
2. 法律法规的限制
尽管法律对仿冒行为持打击态度,但现行法律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漏洞。对假酒行为的打击,多数情况下承担法律责任者是流通终端,而非制造上游和大批发商,使得源头打击难以落实。
3. 广泛的利益链条
由于非法利益巨大,假酒行业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利益网,其产业链上各环节均有利益关系。当局对某一环节的打击,很可能因他环节的袖手旁观而收效甚微。每一次打击行动,往往需要联合多部门,包括市场监督管理、公安机关等进行多次、长期的调查与收网行动。
在这种背景下,打击仿真茅台酒成为了一场持久战。有关部门除了加强执法外,亦需提高公众的鉴别意识和法律素养,使消费者在面对这类高仿产品时真正能做到心中有数、步步为营。公共社会的共同参与与监督,或许是消除仿真茅台酒市场乱象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