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茅台酒一直是高端白酒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瞳孔,引得无数消费者趋之若鹜。然而,由于其价格高昂及直供渠道有限,不法分子开始打起茅台的主意,推出各种新型骗局,其中“货到付款”模式成为最新版。究竟,用这种方式购买的茅台酒,真的还是假的?
“货到付款”模式成骗局温床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逐渐从线下转为线上,而“货到付款”则成为了一种较为保守且被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这个所谓的“货到付款”保障了不少消费者的购物安全感,避免了因提前付款而无法收到货品的风险。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编织了“货到付款”的骗局。
在这种骗局中,诈骗者先是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是官方感觉的社交媒体,发布力度惊人的茅台促销广告,让消费者下订单,承诺货到付款。待货物到达后,消费者却发现所谓的茅台酒其实是劣质假酒,甚至是完全无关的产品。但由于快递员没有权利让消费者验货,消费者往往在支付款项后才如梦初醒。
消费者的亲历亲证
李先生(化名)就因为这样的骗局而上当受骗。他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一则茅台促销的广告,声称“限时特惠,货到付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下了订单,并在约定的时间收到了两个看似正常的茅台酒瓶。然而,在细细品阅之后,李先生发现瓶盖的印记不对,酒的香味淡薄,与正品酒差距明显。更让他痛苦的是,当向商家索赔时,已不见踪影。
类似的案例并非个例,许多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诉说自己的类似遭遇,甚至有消费者因收到劣质或假酒,对身体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类“货到付款”骗局,不仅窥探了消费者的荷包,还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风险。
打假难度加大,呼吁提高警惕
茅台酒作为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的产品,按理说应该受到更严格的市场监管。然而,这些不法商贩却有着自己的应对策略,伪造各种证书、凭证,并通过一次性的“皮包公司”来完成整个诈骗链条,使得相关部门追查难度加大。
白酒行业的专家表示,消费者在购买茅台酒时,应通过授权的正规渠道,仔细查验批号、包装及防伪标识,尤其是在交易过程中,需选择可信度高的平台或者渠道,减少因贪图小便宜而落入骗局的几率。同时,对于茅台品牌来说,如何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监管,也是其难以推卸的责任之一。
平台与品牌需共筑安全网
面对层出不穷的假货、“货到付款”骗局,电商平台的责任不可小觑。尽管很多平台已设有商品投诉与保障机制,但显然,在打击仿冒品上还需更严格的审核与监管。许多消费者反映,在投诉后仍收到其他相似的假货广告,这说明商家的资质审查、商品上架初次筛查环节仍有改进空间。
因此,茅台等品牌商也需与电商平台形成合力,共同搭建一道更为安全且令消费者放心的防护网,以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如何在消费过程中保护合法权益,防范此类骗局,是一个需要消费者、品牌商与平台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翘首以盼的,不仅是更优质的产品选择,亦是一种安心与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