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白酒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上仿冒名酒的现象愈发猖獗。在众多仿冒品牌中,“朱唇皓齿”俨然已成为被曝光的高仿白酒货拿货渠道之一,该渠道的运营模式与产业链条逐渐浮出水面,令人深思。
假酒市场的滋生土壤
在中国,白酒作为悠久的传统饮品,逐渐从餐桌文化演变为社交及礼赠载体。而品牌白酒高昂的价格也让一些不法商家看到了商机,假酒市场由此滋生。行业内部人士透露,仿冒高端名酒已经形成了一个与真酒平行的灰色产业链,这条链条上不仅有制假,也涉及销售、物流以及假冒防伪标签的制造等多个环节。
“朱唇皓齿”渠道揭秘
据知情者透露,“朱唇皓齿”是一条高仿白酒的主要货源渠道,涉及多个省市的地下酒厂。这些地下酒厂大多隐匿在城市的偏远郊区,以避免引起关注。它们通常选用廉价的酒精和劣质酒瓶进行加工,以假乱真。
“朱唇皓齿”渠道不仅在制假工艺上下足了功夫,还在销售策略上广泛涉猎。其通过线上微商、私密转卖、线下批发等多种方式快速拓展市场。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假冒白酒被打上了更精致、更时尚的标签,一定程度上欺骗了不明真相的普通消费者。
精密的物流网络
为了将假酒顺利运至市场,“朱唇皓齿”筹建了一套自给自足的物流网络。这一网络通过与部分物流公司合作,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降低被检出的风险。同时,物流网络的体系化操作使假酒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
防伪标签的秘密
在假酒市场,防伪标签的造假技术也日趋成熟。假酒商会通过采购高仿的防伪标签甚至是伪造真品标签来迷惑专业检测。这些仿冒的标签往往通过专门的印刷厂制作,工艺复杂且难以辨别,但防伪效果却远逊于正品。
没有“末端”的消费链
尽管市场监督机构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由于消费终端的鉴别能力有限,仿冒白酒依然在市场中存在。消费者缺乏专业的鉴别知识,加之部分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不强,往往使假酒具有一定市场空间。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品牌酒厂在提高产品防伪能力和产品鉴别方法上所做的创新努力。不少企业陆续推出溯源技术,通过手机扫描能够迅速获取详细的生产信息与物流动态。
监管与打击
面对“朱唇皓齿”渠道以互联网为扩散载体和物流网络为辅的快速扩张,相关部门在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不断调整策略。近期,全国多地公安机关联合行动,重拳出击打击假酒犯罪网络,并通过追溯链条抓获多名核心犯罪嫌疑人。
此外,在立法上进一步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惩罚力度,加强与消费者、企业以及社会的三方合作,共同织密打击假酒的监管网。
企业如何应对
对此,各大白酒企业也在应对假酒问题上积极探索,加强品牌正品的市场认知度与途径规范化正成为趋势。通过大力宣传品牌正品的购买通路和识别方式,增加消费者的知识储备,提高消费者的鉴别真伪能力。
市场的清理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打击与防御。从生产源头到销售渠道的全链条打击,不仅需要执法部门的力量,还需要消费者和企业的参与。如何解决假酒造成的市场混乱,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