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消费市场对高档白酒需求的激增,以茅台为代表的名酒市场愈加火热。然而,在这股白酒热潮中,却有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渐渐传来。最近,一则关于仿真茅台酒大规模流入市场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仿真茅台酒不仅在外观上几可乱真,还以极具诱惑力的价格通过网络和线下渠道大量流通,引得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
仿真酒渠道猖獗 触目惊心
不久前,广州市公安部门在一次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中,破获了一起茅台酒伪造案。在行动中,警方在一处隐秘的地下作坊内缴获了数千瓶仿真茅台。这些仿真茅台以精细的仿制技术著称,不仅酒瓶和包装盒高度仿真,甚至连酒的口感也经过精心调配,以乱真效果牟取暴利。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细节被揭出,这些仿真酒通过批发渠道大批量流入市场,分布在全国多地的名酒专卖店和网络销售平台。“蜂拥而至”的仿真茅台迅速占据市场份额,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茅台品牌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层层分销 严密组织
仿真茅台产业链的运行颇为老练复杂。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一产业链从造假到销售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作模式。以广州这一案例为例,组织者利用多地的生产作坊进行分布式制造。这些作坊有的负责酒瓶和包装盒的生产,有的专门调制酒液,严密分工后,再将不同环节的成品集中。
一旦生产完成,这些仿真酒会以极低的批发价格通过多个隐藏渠道流向销售末端。批发商则采取“铁链式”发展代理商,通过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联络,精准锁定潜在代理和零售商,以大幅利润吸引其合作。
打击制假 任重而道远
在仿真酒猖獗的背后,是一种隐秘的违法商业网络的支撑。制假者运用伪造证件、非法租赁仓储、洗钱等方式规避监管,令执法部门的打击工作愈加艰难。相关部门表示,制售假酒是一个全球性难题,打击此类违法行为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和长期努力。
就在本月初,国家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一项针对知名白酒品牌的专项打击计划,计划通过加强对生产源头的把控、建立健全的产品追溯体系、联合各地公安部门展开专项整治行动,根除仿真酒乱象。
消费者需警惕
而在打假的同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亦不可或缺。市场监管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高档白酒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检查产品的防伪标识,如有疑虑可通过官方查询真伪。在网络购物时,更应该擦亮双眼,甄别店铺信誉度,不因价格过于低廉而盲目下单。
对于频繁出现的网购价低质筛查难的问题,消费者需求着互联网平台的进一步作为。近日,多家大型电商平台已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产品来源的审核,加强与品牌方合作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努力保障消费者权益。
随着仿真茅台酒事件的曝光,消费者、企业及政府如何携手,共同对抗假酒市场的侵蚀,成为了下一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当务之急是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堵住仿真酒“蜂拥而至”的缝隙,让醇正的液体黄金继续飘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