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飞天茅台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不断攀升,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假乱真的仿飞天茅台酒,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股消费热潮的浪潮中,隐藏在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对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市场现象:假冒伪劣横行
近年来,飞天茅台酒因其特有的酒质和文化背景成为高端白酒市场的代表。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市面上仿冒的飞天茅台酒却层出不穷。在一些批发市场,甚至能够以低至正品价格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购得,从外观到包装几乎能与正品媲美。这些仿冒产品不仅准确地仿制了正品的瓶身设计,标签印刷等细节处理上也以假乱真,许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便成了受害者。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仿冒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并不复杂,多集中于一些具备灌装和包装能力的小作坊,通过原材料的低成本获取和加工,再借助地下渠道流入市场。
利润驱动:黑色产业链条
仿飞天茅台酒批发行业之所以“马不停蹄”,其背后的巨大利润无疑是主因。一瓶市场价数千元的正品飞天茅台酒,在黑市中通过造假仅需几百元的成本,售价却可以达到正品的一半,其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不断加大生产和销售力度,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条。
-
生产环节:作坊式生产
小作坊是仿冒生产的主要基地。他们通过非法购置的酒瓶、标签、盖标等,能迅速完成批量生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这些作坊通常由小老板把控,有些甚至分散在乡村或城郊地带,极具隐蔽性。即使某处作坊被查封,仍可迅速转移并恢复生产。 -
运输环节:深藏不露的流通渠道
黑色产业链中的运输是关键一环。通过隐蔽的物流手段,仿冒酒被伪装成其他货物进行运输,以避开监管视线。一旦抵达目的地,经过层层转手,便转化为市场中的”正品”,最终进入消费环节。 -
销售伎俩:虚实结合的假象
这些假酒往往通过批发市场、网络平台以及部分不良商贩等多个渠道进行销售。其中,利用网上的虚假购物评价、低价促销等手段欺骗消费者。这些仿冒酒有的甚至打着“正品代购”的旗号,利用消费者的侥幸心理,诱使其上当。
治理措施:齐抓共管初显成效
近年来,为了遏制仿飞天茅台酒的泛滥,相关部门已经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治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安、工商、税务等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仿冒售假行为,整顿市场秩序。
各地警方也频频开展专项打击行动。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地查获多起相关案件,捣毁生产、销售网点多个,查封假酒数千瓶,逮捕相关嫌疑人上百人。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物流环节的监控,加大对可疑货物的检查力度,并对网络平台的商品源进行抽查和核实。
同时,茅台酒厂也在不断加大自身防伪措施,深化防伪科技的应用,如采用更先进的防伪标签,以及在酒质上进行微调,同时提升消费者的识别能力,通过文化推广活动等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其自我保护和辨别能力。
消费者声音:呼吁加强监管
面对市场中层出不穷的仿冒品,消费者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他们普遍认为,只靠市场监管远远不够,还需企业加强自身的防伪能力。许多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辨别真假茅台酒难度较大,期待商家能提供更便捷的方法帮助其识别。
同时,有专家建议,除加强市场监管与法律惩戒,还应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追溯机制,通过全链条的防伪手段增加造假的成本与风险,从根源上遏制造假行为的蔓延。
仿飞天茅台酒批发行业的泛滥不仅是对茅台品牌的侵蚀,也是对市场诚信的一大挑战。作为消费者,购买时更要谨慎识别,加强防范意识,而作为相关企业和平台,也应积极参与打假联动,与监管部门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